编辑:故事    更新时间: 2025-09-17 13:04
全文阅读

苏清竹走后,他像是变了个人,每天除了下地干活,就是把自己关在屋里。

村里人以为他受了刺激,一蹶不振,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在做什么。

他在磨自己这把刀。

苏清竹走后不久,给寄了一封信,信里只有一张皱巴巴的地址和一句话:“陈燃,别来找我,忘了我吧。”

地址是东莞市凤岗镇的一家电子厂。

陈燃把那张纸条贴身放着,每天晚上都会拿出来看一遍。

忘?怎么可能。

这半年,他把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了,换了三百多块钱。

他还偷偷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了点粗浅的拳脚功夫,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跑步,练拳,把身体练得像头小牛犊。

他知道,要去东莞那种地方,光有脑子不行,还得有副好身板。

他还在等一个机会,一个能让他光明正大离开村子的机会。

机会很快就来了。

村长陈大山的小儿子在镇上跟人打架,被打破了头,对方是镇上的地头蛇,不赔五百块钱不罢休。

陈大山急得团团转,全家凑了三百,还差两百。

陈燃找上门,把三百块钱拍在桌上,“村长,这钱我出了,但你得给我开张证明,让我出去打工。”

九十年代初,农民外出打工还需要村里开证明,不然就是盲流,会被抓起来遣返。

陈大山看着桌上的钱,又看了看眼前的陈燃,眼神复杂。他知道这小子憋着一股劲,也知道他要去哪。

“你……想好了?”

“想好了。”陈燃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。

“外面……不好混。”

“死不了就行。”

陈大山沉默了半晌,最终叹了口气,提笔写了证明,盖上了村委会的红章。

拿到证明的那一刻,陈燃觉得,捆在自己身上的最后一根绳子,断了。

他揣着证明,和剩下的几十块钱,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,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陈家村。

绿皮火车哐当哐当,载着满车的汗味和梦想,一路向南。

三天三夜后,当“东莞”两个字映入眼帘时,陈燃的心脏猛地一跳。

他来了。

一下火车,一股混杂着工业废气、潮湿水汽和各种食物香味的热浪扑面而来。

满眼都是行色匆匆的人,说着他听不懂的粤语和潮汕话。高楼大sha……好吧,那时候的东莞还没什么摩天大楼,但到处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,塔吊林立,尘土飞扬,像一个巨大而混乱的蜂巢,充满了野蛮生长的活力。

这里的一切都和陈家村截然不同。

陈燃深吸一口气,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。

全文阅读
上一章 返回本书目录 下一章

同类推荐